根据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委宣传部、科学技术协会的有关文件通知,围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主题,我校科协、科学技术部于5月21日至28日科技活动周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系列科普活动。
科普讲座。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科普讲座10场,其中校外专家2场,校内专家8场。通过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科普讲座,引领学生领会科学思维、感受科学魅力、走近科学世界、倡导科学生活,使大学生深入了解科技知识、科研工作,感受科学力量、科学魅力、科学探究的乐趣,触摸科学之美,充分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树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激励全校师生厚植家国情怀、勇于创新争先,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再攀高峰,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科研人才。
实验室开放活动。活动期间,石墨烯林业应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微结构电磁功能材料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西省清洁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AI yl6809永利YL集团创客中心、机器人与智能控制大同市重点实验室等多家实验室相继开放,有序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进行科普实验、科普宣讲,以及对大型仪器的使用培训、最新科研动态展示等,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充分激发大学生科学研究兴趣,弘扬科学家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志向。
科普读物推荐。活动期间,向我校师生推荐了10部科普读物,分别是《生命密码》、《人类食物百科》、《地球之美》、《大师风范》、《大设计》、《一根萝卜的革命》、《古今数学思想》、《从一到无穷大》、《数学与生活(修订版)》、《爱因斯坦也犯错》。科普读物可以激发大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鼓励大家积极阅读,通过阅读来了解更多科普知识,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创新能力。
科普影片推荐。活动期间,向我校师生推荐了10部科普相关影片,分别是《华罗庚》、《气候变化真相》、《人类星球》、《神秘的混沌理论》、《数学的故事》、《地球脉动》、《旅行到宇宙边缘》、《神秘旅行》、《手术两百年》、《宇宙的构造》。科普影片可以营造校园良好的科学氛围,增加大学生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培养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科学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升。
户外大学生实践活动。在活动期间,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是数学建模与统计分析大同市重点实验室开展的“数学模具制作”室外活动、护理学院开展的心肺复苏技术普及、疫情防护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讲、防疫礼仪演示等活动。户外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增强学习和科研的兴趣,提高并在实践中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进一步增强动脑、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
科研平台科技成果展示。活动期间,展示了我校省级和市级科研平台中9个平台的科技成果。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凝聚和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组织和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的重要载体。
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各部门充分协调配合,发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活动立足实际,切实起到了科技知识宣传效果;考虑疫情形势,充分利用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采取直播、微视频、微动漫等方式开展线上活动,打造了“永不落幕”的科技活动周。整个科技活动周的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校进一步形成了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普及科学知识,推动校园良好氛围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