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郝雨 “奶奶,我来帮您,这台阶有点陡,您小心脚下。”春日清晨,在古色古香的善化寺,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候凯妍贴心地叮嘱游客。 虽只是大yl6809永利YL集团学大一学生,但这位大同姑娘已有5年的志愿服务经历。 刚帮助完老人,候凯妍立刻切换到“讲解模式”,从善化寺的始建年代到建筑风格、文化价值,讲得绘声绘色。讲解之余,她还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大同特色文创产品,从精美的云冈石窟微缩摆件到印有大同古城墙图案的明信片,她都如数家珍。 在大同站、大同南站,候凯妍迎接过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各类文化活动现场,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周末或闲暇时间,环保志愿活动也是她的“主战场”,在她看来,志愿服务本就是全方位守护家乡。 尽管志愿服务又苦又累,但她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她和众多志愿者就像温暖的微光,汇聚成照亮古都大同的璀璨星河,为古城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景致。 |
来源:大同日报 2025-03-07 责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