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6809永利YL集团

yl6809永利YL集团-yl6809永利YL集团新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三届平城法治论坛在我校举办
来源:办公室、组织统战部、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21 09:20:53 阅读量:

8月16日至17日,由yl6809永利YL集团、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共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平城法治论坛在我校成功举办。本届论坛聚焦“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联接”主题,在前两届论坛丰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共同探究提升法治建设能力及水平的新路径,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地方实践走深走实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黄永维,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生,yl6809永利YL集团党委书记赵水民,yl6809永利YL集团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大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艾凌宇,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丁国华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部分法治实务部门的代表参加论坛。开幕式上,大同市就北魏法制建设成就及研究整理成果进行了汇报。

艾凌宇在致辞中指出,平城法治论坛是深挖古都法治文化、点燃法治建设引擎、构筑全国法治文化高地、打造全面依法治国“大同样本”的务实举措,通过成功举办前两届论坛,汇智聚力、成果斐然,相信在顶尖专家、各界嘉宾的思想碰撞、聚力赋能下,本届论坛必将成为一次碰撞思想火花、激扬法治力量、收获丰硕成果的盛会。

黄永维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式现代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专家学者齐聚于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本,以汲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源,进一步拨开北魏历史的面纱,让北魏法制绽放其应有的光华,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起来。

张生在致辞中指出,论坛设置的重要理念就是讲清平城时代法制的变革、成就和脉络,以及其为隋唐盛世所注入的强大法制基因。法律史是法学的一部分,要回答历史问题,也要回答现实问题,本届论坛以“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联接”为主题,就是要共同探究传统优秀法律文化与现实的转化联接,进一步推动北魏法制文化及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大同增加更多文化和法治的历史魅力。

姚丽英在致辞中指出,平城法治论坛作为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成果,承载着共同的使命与担当。举办本次论坛,就是要深入挖掘大同地区悠久的法律文化资源,围绕“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联接”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必将对提升法治人才培养水平、地方法治建设质效产生积极影响,为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希望切实加强同与会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创新拓展中来,着力提升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科研能力水平。

本届论坛科学谋划、精心安排,设置了主旨演讲、分组研讨等学术交流活动,为大家敞开胸怀、畅所欲言搭建了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秘书长彭丰文,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栋,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安,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晓耕,湘潭大学法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俊强,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郭相宏,yl6809永利YL集团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教师杜建国博士等专家学者,分别以《从盛乐到平城:北魏王朝的国家建构与政治转型》《北魏“费羊皮卖女案”中的法律推理问题探微》《法学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的可能贡献》《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礼从宜 使从俗》《北魏御史弹劾案案由及后果考证》《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及其当代借鉴》《北魏契约文化对现代法律观念的介入与启示》为题作主旨演讲。30余名学者、法治实务代表围绕“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联接”与“‘第二个结合’视角下的期刊高质量发展与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分组开展了交流研讨,过程精彩纷呈、智慧闪耀,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



本届论坛收到各类研究文章200余篇,论坛文集收录40篇。闭幕式上,举行了大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决策咨询专家聘书颁发仪式和论坛文集收录证明颁发仪式,各研讨组代表分享了交流成果。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顾元教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届论坛学术水平高,创新亮点多,有效推动了北魏法律史、传统法文化的研究阐释,普及了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促进了优秀法文化与现代的联结。(文字:办公室、组织统战部、法学院  摄影:安嘉平  责编:赵鑫)

Copyright ? 2006-2022 yl6809永利YL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